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慈惠法師與國科會人文沙龍學者交流 談大師的佛教文學之美

教育人文

字級

慈惠法師與國科會人文沙龍學者交流 談大師的佛教文學之美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3-07-22
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7月21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,舉辦講座「追尋佛教文學的軌跡:寫本、講唱、書頁臥遊與網路漫遊」,與會學者及學生22人,會後與佛光山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會面交流。佛館館長如常法師、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出席。分享此行的感悟,繼追尋佛教文學軌跡後,將來更要追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軌跡。

慈惠法師談及佛教與文學融和意境之美,星雲大師一生寫作不輟,他不僅是出家人,也是位文學家。大師的佛教文學之美,不僅展現在文字上,也蘊藏在其為人處事中。

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說,此行除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團隊,還有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陳國榮,帶領的國科會人文沙龍,以及佛教文學愛好者等。提及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開題報告會就是在佛館舉辦,7年過去,今日來此宣告上下冊皆已出版,也透過國科會平台舉辦講座。陳國榮表示,去年在金門大學遇到蕭麗華,他提出替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舉辦專題論壇,促成此次因緣。

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集結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等21位專家學者,費時多年合力完成,多名團隊成員分享心路歷程。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劉苑如表示,今天回到佛光山,帶著成果和無限法喜,是充實的一天。台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林智莉說,他研究佛教戲曲,一直以為這是冷門科目,還有佛教文學史也很邊緣,現在發現他並不孤單。

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明璋說,20幾歲時接觸敦煌學,每當煩悶時,看著敦煌寫本中的講經文,心情就會安定,忘卻世俗的煩惱,如今覺得收穫又更甚之前。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許聖和分享,開題報告會時,還沒有足夠信心可以完成,如今圓滿,感觸良多。台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吳靜宜,覺得可以參與這偉大事業,是很幸運的事。

台灣大學中文系邱琬淳表示現正在寫博士論文,也煩惱遇到瓶頸的問題。慈惠法師說,寫論文很辛苦,但通過瓶頸的歡喜難以言喻,人生應該養成讀書的習慣,這樣才不會寂寞。

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蔣忠慈說,母親是佛光人,但他直到去年加入1953合唱團,大師今年2月圓寂時,合唱團向大師獻唱,才第一次踏上佛光山。慈惠法師說,大師早年為度眾和接引青年成立合唱團,希望1953合唱團繼續唱下去。國科會人文沙龍計畫鄭玉恆則感謝法師和師長的照顧。

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講師胡素華說,大師是遊方的僧人,他遊歷世界五大洲,這些經歷就記載在他的遊記、日記裡。《中國佛教文學史》還有使命,就是追隨大師的遊方。
12345678910第1 / 422頁
追蹤我們